关灯
护眼
字体:
《海无涯的湛卢剑》第十二章 运河万象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美食网上的介绍,运河美食是燕都一家颇具水乡特色的无锡船菜馆,创意者匠心独运、巧借天工,把酒店建在了京城西南永定河的一个码头上。

经过十多年锲而不舍的综合治理,永定河已经恢复了几十年前原生态的状况。河水波涛汹涌、浩浩汤汤,两岸芦苇连片、垂柳成行。站在岸边,不免生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感慨。从卢沟桥往东三公里的河道拐弯处,借着稍缓的水流和更宽的河面,先是几家旅游公司联手开发出一个帆船码头,专供游人在十多里顺流而下的河道上体验扬帆起航的感觉。追着人流而来的是购物、餐饮、娱乐等经营项目,并且很快也成了气候。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码头上熙熙攘攘、游人如织,河道里帆影片片、百舸争流,成为燕都一大景观。

站在大块青石砌成的河岸高台上,穿过渐趋朦胧的渺渺夜色,隐约望见河中星火点点、群帆并竟。四顾看去,岸上灯火辉煌、车水马龙,高档餐馆、特色茶楼、喧闹歌厅等应有尽有,富贵贫贱、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入眼可见。海无涯心中念道:难怪过去有“打码头”之说,看来码头注定就是个三教九流的会集之地、妖魔鬼怪的出没之处,如能够在这里扎个坚实的门户,一定是很有价值的。如此一想,渴望见到郭钰的念头更炽热了。他寻思着一会儿倒要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斯人斯地是不是自己心目中合适的对象。

朝着河边走了几十步,渐渐走近运河美食的大门。这是一座坐南向北、依河朝岸的木质建筑,几根粗大的红松原木支成一个门楼,门框下吊着四盏红纸白字的灯笼,组成了“运河美食”的牌匾。往里望去,一座白木房子大门洞开,一个不算很大的厅堂里空空荡荡,少有穿梭服务的少男少女,更不见推杯换盏的饕餮食客,只有一个简单的吧台和一架画着山水风景的大屏风。海无涯一时有些踌躇,心中暗道: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生意兴隆的饭店,莫非走错地方了。正思量着是否给崔合捧打个电话确认一下,一句悦耳的女声扑进耳朵里,洋溢着真诚的热情说道:欢迎贵宾。请问您有订台吗?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女人正从大厅中走出来。一瞥之下,海无涯顿感眼前一亮、心头一颤。这个女人挽了个传统的发髻,眉眼清爽、身材挺拔,穿着一身兰花花的中式衣裤,脚上一双平底带袢的黑绒布鞋和白线袜,直叫人有面对杨柳青年画中人物的感觉。与此同时,海无涯还嗅到了一股浓郁的侠义气息和清晰的传奇意境。她应该就是郭钰了,这个女人果然不寻常。

稍一转念,海无涯故意问道:这是专营无锡船菜的运河美食吗?一个朋友定了这里的披星画舫,可我看里面冷冷清清,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年轻女人开心地笑了起来,说道:看来先生是第一次来吧。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运河美食的总经理郭钰。先生没走错地方,正是这里。您的朋友崔合捧先生已经到了,我陪着您过去。

海无涯仍然有些不解地问道:去哪里呀?莫非单间在另一处地方?

郭钰还是回之一笑,说道:先生请跟我来就是了,请吧。

随着郭钰走进大厅,来到那幅有两米高的屏风面前。郭钰驻足不前,侧身客气地问道:还没有请教先生贵姓?

海无涯也停下脚步,打量着面前这个英气内敛、笑容可掬的女人。她算不上美艳绝色,但眉宇神色之间有如流风回雪,投足举手之间似见长缨画角,让人心里好像被浇注了一股温泉,又仿佛面对着一座奇峰,不由自主就涌起一阵亲近和敬佩兼而有之的感觉。他此行一多半本就是冲着郭钰来的,本就有结交结纳之意,这会儿正好借此一问,顺手掏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

郭钰双手接过名片看了片刻,然后嘴里又轻声念道:独立学者海无涯。好职业,好名字,好人物。

海无涯不禁笑了起来,说道:郭经理臧否人物真是用词简练、落点独特,从职业到名字,最后才是人物。请问这三者之间有必然的关系吗?

郭钰也嫣儿一笑,回答道:我就是顺口一说,海先生这一追问还真考问住小女子了。细想一下,这个顺序可能是反映了我对先生层层递进、节节拔高的钦佩吧。

海无涯淡然一笑,话里却有些较真地回道:好职业、好名字,都是名片上一眼可见的。至于是不是好人物,却是不能仓促决之、草率判之。

郭钰闻言微微一愣,一双大眼盯着海无涯打量了一会儿,说道:海先生说的是,小女子受教了。

随即她又恢复到酒店女经理的人设定位,笑语盈盈地说道:正式就餐前,还要先请先生欣赏一下这幅运河万象图。品尝运河美食,不能少了身处运河的心境。

海无涯点头赞道: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客以为,美食二字,原本就暗含环境和佳肴。而贵店在环境之外,又加“心境”二字,果然更加不凡。心境如晦、何来美食,心境错位、美食串味。难怪我朋友发出邀请之时,特意强调贵店是燕都一等一的特色饭店,平日里就是一座难求,周末晚上的餐位更要提前几天才能订到。

郭钰对海无涯真心的夸赞居之不疑,同时钦佩地说道:先生高论,果然精妙。只是我对心境错位、美食串味这八个字还不太理解,您能进一步解释一下吗?

海无涯说道:容我先欣赏一下这幅运河万象图,找找感觉,然后再和你聊聊关于心境错位、美食串味的体会吧。

说完,他转过身来面对着屏风,又退后了几步找准距离,然后就陷入了凝视和凝思之中。

这幅高大的屏风以黄杨木为架,中间镶嵌着一块光洁如壁的水杉木。在这块水杉木上,一幅水彩国画虚实有度、浓淡有致,疏密有间、留白有神,展现了千年运河之上的万千气象。

粗粗看去,这幅水彩国画并无什么奇妙之处,只不过是一段运河上的几艘船而已。细细察之,方能发现笔法中工笔和写意并用,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留白等表现手法无不恰到好处,很见功力、颇有特色。运河用的是实笔,岸边堤石、河中惊涛、隔岸芦花,都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船舶运的是虚笔,青帆飘舞的漕船,黄旗高悬的官船,前舱翘起的铜船,双桨交错的客船。漕船突出的是青帆,官船彰显的是黄旗,铜船可见的是前舱,客船重彩的是双桨,其他部位都是影影绰绰,依稀有个轮廓而已。

稍稍凝神,海无涯即感心头一震。又默默地看了一会儿,他越发有了人在画中、心在镜中的穿越感。不觉间几分钟过去了,他才回过神来,说道:点睛之笔,岂可繁复。万象之境,尽在意中。

稍停片刻,他又说道: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中所提到的“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之说,眼前这幅画可谓尽得真传了。

郭钰闻言也是心头一颤、眼前一亮,凝眸打量海无涯片刻后,才轻叹一声说道:郭钰到运河美食三年之久,此画守望在此也是二年有余,莫非就是为了等先生今日一赞?

海无涯双目平视郭钰,说道:我妄言猜测,郭经理作此幅万象图,莫非怀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之心愿?

郭钰再次向海无涯投来审视的目光,良久才低眉敛目答道:海先生目光如炬,此画虽是小女子涂鸦之笔,却也是呕心沥血、直抒胸臆之作,不敢妄自菲薄。可叹两年来看客虽然摩肩接踵,驻足静观者却屈指可数,静观之后能一语破的的更是只有先生一人。两年守候,能得先生十六字评价,小女子不敢妄比俞伯牙之技,却能安享钟子期之誉。此生足矣。

海无涯若有所思了一会儿,方诚挚地说道:虽说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海某更愿高山流水只是华彩篇章的序曲,高山流水应有更多华美的新篇和续篇。因此,“足矣”二字暂且不记着说吧。

郭钰目光晶莹、默默点头,忽而一笑、神归本位,朗声说道:请先生随我前行,去品尝我们的无锡船菜。顺便也请先生诠释一下心境错位、美食串味的状况吧。

海无涯点点头,面带笑容说道:我已经进入运河万象的心境,正该去品尝运河美食。看来贵店大有丘堑,气象刚刚展开而已。至于心境错位、美食串味,一言以蔽之,不过是把偏见偏好强加于所见所闻而已。

郭钰这次笑而不答,只顾抬足向屏风之后走去。

转过屏风,轻轻推开两扇木格子门,永定河水拍岸之声顿时扑面而至、灌入耳中。沿着一铺宽阔舒缓的石阶走下去,到了一座石台木栏搭建而成的邻水小码头。正是陆续上客的时间,码头四周停靠着二十几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木船,每一艘船桅上都挂着四个灯笼,标志着自己的名号。大一些的有的是“清风画舫”,有的是“明月画舫”,还有那艘崔合捧预定的“披星画舫”。小点儿的有的叫“追风双桨”,有的叫“乘风白帆”。还有几艘超大型的,分别挂着“蓬莱仙境”、“瀛洲盛景”、“方丈奇观”、“海市蜃楼”等字样的灯笼。

看着带着一丝调皮笑意的郭钰,海无涯哈哈一笑,说道:原来是此情此景的运河美食,是我孤陋寡闻了。

无锡船菜其实就是太湖船菜,太湖船菜一靠原料新鲜,二靠烹饪独特,从清朝开始形成,在民国时期发展,又经上世纪八十年代无锡举全市之力开发旅游资源而达到高潮。太湖船菜的最早经营者并不是名厨,而是地地道道的太湖渔民,最大特点也是沿袭了数百年来当地渔民传统的烹饪手艺,多用活杀、活炝、清蒸、白煮等方法,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和鲜嫩可口。今晚崔合捧定的是画舫级的高档晚餐,由无锡名菜“梁溪脆鳝”打头,然后是号称“太湖三白”的白虾、银鱼、白水鱼,还有无锡白斩鸡、野生螺蛳、太湖豆腐、糟煎白鱼、母油全鸭、龙眼鳝片、油闷春笋等。虽然都是精致的小碟小碗,统算下来菜量仍是不小。海无涯知道崔合捧是心存感激,想通过丰盛的酒菜表达出满满的谢意来,也就不再客套,在郭钰亲自服务下坦然入座,在河上清风和耳边波涛声中安心品尝起来。海无涯明白,有时候得给朋友一个合适的机会来还人情,老是让朋友觉得心里有亏欠是不合适的。

郭钰在上菜完毕后,也应海无涯之邀坐了下来。她恪守酒店业的行规,只是坐着陪客人说话,并不动筷子,更不去碰盛着精品二锅头的酒杯。海无涯似乎也不想再触及什么敏感话题,只是围绕着酒店经营和无锡船菜等方面的知识典故,和她随便聊着。

郭钰话不算多,却是思维敏捷、言辞得当。海无涯每有问题,她都能给出简练而又生动的回答。比如,当海无涯谈到多元经营和连锁经营的话题时,她举了不少当下的例子,认为多元经营最需要防止的是不自量力和盲目跟风,连锁经营最需要避免的是管理失控和模式走样。比如,当海无涯问到太湖船菜的逸闻趣事时,她说起太湖船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菜之后,几道素菜特别时鲜嫩爽,清末民初有四只大型画舫的船菜最为著名,分别由姓王、杨、谢、蒋的四个老板经营,并各有自己的名菜,如王家的八宝鸭、杨家的西瓜鸡、蒋家的蟹粉鱼翅、谢家的荷叶粉蒸肉,都是为食客所津乐道的素食佳肴。

郭钰还表现得很有涵养和定力,对海无涯个人的情况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好奇心,倒是对猎头公司的运作模式比较感兴趣,不时把崔合捧拽进谈话中,问他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也看得出,她对海无涯和崔合捧这两位初次登门的客人极为重视,期间几次对讲机呼叫说有客人想找郭经理,她都安之若素,吩咐手下领班前去妥善招呼。

正在一派其乐融融的气氛中,餐桌上的对讲机再次响了起来,一个急促的女声呼道:郭经理,郑董事长二十分钟后到,请你速到大门口等候。

郭钰晴朗的神色间飘过一朵乌云,虽然是转瞬即逝,但却分毫不差地都落在了海无涯眼里。目送她匆匆下船离去的身影,他感觉心头像压了一块石头那样的别扭和憋屈,连带着浑身上下都很不舒服。这个郑董事长,应该就是运河美食的幕后大老板了,从郭钰瞬间变化的神色就可以断定,她在这样一个老板手下讨生活并不轻松、更不快乐。而且,这样一个清朗清爽的女子,是不应该带着掩饰不住的忧郁被人呼来喝去的。

扭头看看崔合捧,张嘴想问什么,却又没有说出口来。崔合捧把海无涯的神情看在眼里,主动问道:你是想进一步了解她的情况吗?

海无涯沉默少许,说道:她出生的年月日时你应该能搞到吧?另外那个郑董事长的情况,能够了解到多少?

崔合捧想了想,说道:她出生的年月日时应该没问题。至于郑董事长的情况,我尽力去挖。

当晚直到离开运河美食,郭钰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过。站在码头上回望河中的点点星火,海无涯颇有几分挡不住的惆怅失落之感。崔合捧猜不透海无涯的心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两人默默地上了出租车,默默地穿过依然是车水马龙的丰台大道。眼看着临近紫竹桥了,很快就要下车的崔合捧似乎是承受不住沉闷气息的压迫,忍不住轻声问道:你要她出生的年月日时,是想给她排八字吗?

海无涯“嗯”了一声,说道:我不会排八字,不过有个刚刚认识的朋友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