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都是何少英给张家患儿喂药。
第三天时,何少英嘱咐两位护士小魏和小孙,尝试给患儿喂药。
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大意,小孙第三天中午给孩子喂药时,竟用了滚烫的开水!
事情也是凑巧,前两天喂药时,张家太太一般都在;而第三天中午时,张家太太就是去了一趟厕所的功夫,小孙为了赶何少英计算的时间点,火急火燎地给孩子喂药。
没成想,一勺药下去,孩子哇一声将药吐出来,嘴角、舌头和口腔内壁,被烫起好几个水泡!
孩子哇哇大哭,何少英和张家太太闻讯赶来,看到了这让人揪心的一幕。
涵养很好的张家太太只是简单地斥责了几句,脾气火爆的何少英一把拉着小孙来到走廊,做错了事小孙吓得手脚发抖,不停道歉。
看着她可怜的样子,本想发脾气的何少英心软了下来。
她拉着小孙的手轻声说,“我去看看情况,下次注意。”
…………
陈济仁那边,三天后,白家患儿咳嗽减轻,但两天没有大便,食欲欠佳。
陈济仁看他舌质暗红,舌苔黄白薄腻,脉沉细弦,右脉见滑象,中焦郁滞,升降失常。他决定从郁论治,越鞠丸加味。
陈济仁在方子里用了川芎、苍术、香附、栀子、焦神曲、桔梗、炒杏仁、全瓜蒌、射干等,让阿虎取药,亲自煎服,给孩子喂下,并继续给孩子推拿。
几天时间下来,白家患儿已和陈济仁厮混的很熟。
见面都是“哥哥、哥哥”的叫,不一会又会喊起“叔叔”,让陈济仁哭笑不得。
三天后三诊,患儿用药后上下转畅,但咳嗽不减。舌苔仍不清利,从痰气论治,温胆汤加味。
陈济仁在方子里用了姜半夏、枳实、竹茹、僵蚕、浙贝母、全瓜蒌、桔梗、干姜、细辛、五味子、生甘草等,嘱咐阿虎取药,亲自煎服,让孩子的家人喂下。
何少英这边,孩子被烫伤后,有两天时间,孩子无论如何不肯服药。
无奈之下,何少英只好找来方糖,允诺孩子每吃完一顿药,便给一颗方糖,“威逼利诱”之下,孩子才答应吃药。
何少英和小魏、小孙私下开玩笑,“哄孩子吃药,比给孩子治病,要难一百倍……”
三个人相视而笑。
但何少英并没有轻松多久,第四天,张家患儿发烧症状全无,但咳嗽加剧!
无奈之下,何少英只好又对孩子的痰液、大便等进行化验,并照了“爱克司光”。
拿到“爱克司光”影片后,何少英暗自吃惊:张家患儿已罹患肺炎!
结合患儿畏冷、胸痛、吐铁锈色痰、呼吸困难、面部和口唇青紫等症状看,何少英判断,这孩子很可能是患了大叶性肺炎!
何少英赶紧调整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作为“秘密武器”,此时已毫无用处。
同时,她也心知肚明,对身强体壮的人来说,大叶性肺炎尚需一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好。
对这个身体赢弱的孩子来说,大叶性肺炎的治疗稍有不慎,便很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
比如,很可能会导致孩子死亡!
何少英不敢怠慢,嘱咐小魏,赶紧去杭州的医院,寻求新药的帮助。
陈济仁这边,再三日后对白家患儿四诊,他发现患儿咳嗽已明显减轻,纳可,便调,口苦。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胆热口苦,上方稍作调整。
陈济仁在方子里用了姜半夏、陈皮、茯苓、枳、竹茹、僵蚕、蝉衣、柴胡、黄芩、生甘草等。
“随证治之”“活法调和”,陈济仁淋漓尽致地用到了中医施治这八个字的精髓。
父亲陈天寿曾告诉自己,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把人看成一个整体,上下统一、内外统一、表里统一。
通过不断的实践,陈济仁慢慢地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体悟。
又三日后五诊,患儿咳止,无不适,苔薄脉缓。嘱停药,摄身。白家人千恩万谢,兹不赘述。
而何少英那边,面对数天治疗仍不见好转的孩子,最着急的还是家长。
何少英眼见孩子病情不见好转,也是心急如焚,不得已,她求助教会医院院长——她仍保有最后的执念,希望借医院和院长之手,用西医让这个孩子早日摆脱病魔的纠缠。
院长非常重视,带着全院三位儿科大夫为张家患儿会诊。
两天后,在穷尽所有方法后,院长来到仍在医院等待的陈济仁所在的房间。
“陈先生,这场比试,你已经胜利。但你们中医有句话,叫‘医者仁心’,张家的孩子,肺炎已非常严重,我们医院已没有办法,陈先生能否给予帮忙?我代表医院,也代表孩子的父母,对你表示诚挚的感谢。”
说完,院长对陈济仁深鞠一躬。
陈济仁诚惶诚恐,赶忙扶住院长,“使不得、使不得,院长先生,你大人大量,这才是‘医者仁心’啊。走,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
给孩子望闻问切后,陈济仁英俊的脸上布满乌云,浓眉紧锁,一言不发。
他随即叫过阿虎,“赶紧回天禄堂,让我爹速速前来。”
在一旁的何少英看到此情此景,心如刀割!
陈济仁虽然没有责备自己,但她心里非常清楚,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张家孩子的病情,已被耽误,很可能情况已非常严重!
一个时辰之后,陈天寿风风火火地赶来,望闻问切后,陈天寿淡然一笑,他安慰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病情虽然严重,但情况并不算紧迫。济仁,拿纸笔来。”
陈济仁恭恭敬敬地递上笔,阿虎磨墨,陈天寿略一沉吟,旋即开出方子。
他嘱咐阿虎去天禄堂取药,并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交代阿虎和孩子父母,如何煎药、如何喂药。
何少英屈身上前,面对陈天寿深鞠一躬,“多谢陈伯!这次,我输得心服口服。”
陈天寿哈哈一笑,“少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请起请起!输不输的,等孩子痊愈再说不迟。”
五日后,张家患儿病情好转;十日后,孩子痊愈出院。
…………
那边,随着不断的实践,袁东华通过自己的勤奋、聪明与努力,逐渐打出了西医诊所的名头。
袁东华听从了父亲袁桂生的建议,以自己现有的水平,在没有好的西药的情况下,和传承千年的中医比拼内科、儿科、肺科等等,很难有机会。
但面对中医的短板,比如在外科手术等方面,西医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比如治疗圆翳内障(白内障),和中医需要长时间的调理,还不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相比,袁东华在西医诊所开展的白内障手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简单轻松地让病人重见光明。
除此之外,在外伤诸如截肢等处理上,西医也表现出天然的优势。还有就是体表肿瘤,以及简单的疝气、阑尾等手术,袁东华和何少英两人联手施治,也是得心应手。
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西医诊所在绍兴站稳了脚跟。在口碑效应之下,西医诊室一步步闯出了一些名堂。
和何少英自我感觉正在一步步实现理想,表现出的兴奋与激情相比,袁东华的心里则是藏满了叹息。
因为他深知,这种每天停留在手术台旁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父亲的理想,实现家族的理想,现在的这一切,都帮不了他!
一点都不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