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四十周年聚会的初步方案一公布就在同学中引来了不同的声音。初步方案是去黄陂度假村,下午出发,晚上住度假村,第二天中午饭后返回。问题马上就出来了,去黄陂就要过夜,就会增加住宿费,而且起码要吃三餐饭,这样一来费用会增加不少,如果每人交300元,估计不够,如果就换作在市内聚聚,吃餐饭,估计最多也就人均200元。再就是交通的问题,按照人数统计,私家车起码需要十台以上,过路费加上油费这也会带来不小的费用,而且这么多车还有一个安全问题。所以筹备组精心设计的方案被否决了。
第二次公布的方案还是没有令大家满意,方案是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去东湖游玩,在武昌安排地方聚会吃饭。看着这么多同学争论不休了几天,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姗姗主动提出去江南俏吃饭,一方面那里比较熟,好安排位置,另一方面姗姗考虑到如果费用超了,就自己出了算了。这个方案的主要问题是在小学门口集合后,这么多人怎么去东湖,绝大部分同学都住汉口,晚饭后又要赶回来。第二次的方案又被否了。
又讨论了两天,眼看聚会的时间就快要到了,第三次的方案也就成了最终的方案了,也是最简单的方案了,也是花钱最少的方案了:下午3点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就在附近的楚味堂吃饭。每人保底收200元,上不封顶,聚会结束后公布收支,如有结余转到下次聚会。
通过几天反反复复地讨论,筹备组的人也都被折腾得激情减退,原来的几项分工也因为方案的改变而放弃了,仇帝和姗姗也就只讨论了主持的内容,尽量简单化了,而酒店还是由罗玉萍去落实了。
聚会在王虹回到武汉后的第三天举行了。下午三点,同学们陆陆续续到达了汉兴路小学的门口,学校周末放假,几个同学好说歹说,值班的保安也不让进去,大家也只好隔着大门看了几眼母校。学校原来的教学楼已经焕然一新了,原来灰蒙蒙水泥外墙的教学楼早已被鲜艳的装饰瓷砖所覆盖,操场上铺着塑胶跑道和人工草皮,除去这些可以预料的到的变化之外,所有的同学们都叹道学校怎么变得这么小了。
聚会的同学到了有将近四十个人,还有好几个姗姗几次聚会从未见面的同学,大家互报姓名相互开心地聊着。孙志强请了专业摄影师全程跟拍,省去了自行拍照的不便。余晓瑛提前网购了40多条红领巾,在每个人交费用的时候签名领一条,等人都差不多到齐后,孙志强召集大家排好队,摆好姿势,全体同学带上红领巾,在学校门口拍了集体照,男生女生分别合影,然后就一起三三两两步行去了楚味堂。
当姗姗见到王虹的时候实在是有点不敢认了,当年的“黑牡丹”如今好像更黑了,还显得比较沧桑,身材也发福了,如果在街上碰到是肯定不会认识的,凭着模糊的记忆,从五官来辨识,依稀还能看得出当年的模样,衣着十分简朴,和参加聚会的其他女同学相形见绌,其他的女同学们或轻描淡写,或略施粉黛,衣着得体,看得出来都是经过精心打扮的,谈不上争奇斗艳,却也不失暗中较劲。姗姗上前主动打了个招呼,王虹也显得十分高兴,相互寒暄了几句,但儿时的分歧始终还是让姗姗心存芥蒂,姗姗也曾想过,毕竟不是王虹的错,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造成的,而上次听仇帝谈到他们青涩的初恋时王虹受家庭压力而放弃的事,姗姗也渐渐能够理解并包容。再说毕竟是海外归来,自己也应该大度些,王虹如果不提及当年的事,姗姗也不会再说,就让它随风而逝吧。
楚味堂聚会的小厅已经布置好了,正中央悬挂了一个横幅,红底白字“汉兴路小学5年纪2班毕业四十周年聚会”,横幅下面摆放了一个台子,上面架着两个麦克风,小厅的四周挂上了一些彩色的小气球,四张十人桌,整整齐齐,桌上摆放了鲜花和酒水饮料,果盘里装满了瓜子、花生、糖果和水果,一切都井井有条,体现出温馨、热闹和喜庆的气氛。
姗姗拉过罗玉萍,连声称赞,罗玉萍表示是和酒店的老板认识,让他帮忙安排的,这个小厅也是临时隔出来的,留出来足够大的空间,也相对独立,不会吵闹到其他顾客。同学们来了后就三五个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打趣逗乐,互相拍照,好生热闹。
四点四十分,聚会正式开始。是孙志强拿起麦克风,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汉兴路小学五年级二班毕业四十周年聚会现在开始!”
同学们鼓掌喝彩。
“下面有请今天的主持人,郎才女貌的仇帝和贺姗姗同学闪亮登场。”
同学们继续鼓掌喝彩。
贺姗姗今天刻意打扮了,略施粉黛,发髻高高挽起,穿一件浅粉宝石蓝短袖旗袍,凹凸有致的身材尽显无遗,高高的开衩若隐若现的洁白的大腿,配上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项链,显得既清新淡雅,又不失雍容华贵。仇帝也是正装出席,熨烫得笔挺的短袖衬衣和西裤,铮亮的皮鞋,领带也是宝石蓝色,正好和姗姗的旗袍颜色相配,显得青春活泼,一副金丝边眼睛,温文尔雅,尽显大学教授的范。
仇帝:悠悠四十载
贺姗姗:眷眷儿时意
仇帝:迢迢万里路
贺姗姗:满满同学情
仇帝:在这个春末夏初的时节,我们聚在一起
贺姗姗:在我们年过半百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
仇帝:光阴荏苒,四十年如白驹过隙
贺姗姗:时光如梭,四十年如弹指一挥
仇帝:我们分别得太久太久
贺姗姗:我们离别的太长太长
仇帝和贺姗姗: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还好吗?
全场齐声响起雷鸣般的回答:“好!”
仇帝:四十年前,我们是青春懵懂小儿郎,我们是邻居,是街坊,我们一起玩斗鸡,滚铁环,一起打泥巴仗,一起捉迷藏
贺姗姗:四十年前,我们是天真无邪小女孩,我们是同学,是伙伴,我们一起跳皮筋,玩糖纸,一起沾知了,一起绞糯米糖
仇帝:四十年前我们顽劣,好奇,多动,但不失阳光健康
贺姗姗:四十年前我们天真,可爱,乖巧,好比是白玉无瑕
仇帝:五年半的同窗岁月,我们曾经口无遮拦,互相抄袭,甚至扯皮打架
贺姗姗:五年半的同学生涯,我们曾经骄娇二气,暗中较劲,有点小鸡肚肠
仇帝:如今我们成熟稳重,豁达开朗,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贺姗姗:如今我们端庄文静,心胸开阔,身体健康,当了家家
仇帝:四十年后再相聚,我们缅怀已逝的同学,祝他们幸福生活在天堂
贺姗姗:四十年后再相聚,我们祝愿所有的同学,
仇帝和贺姗姗:祝大家幸福安康!
简短而又热情洋溢的开场白回忆了过去,释怀了从前,缅怀了故去同学,展望了未来,送出了美好的祝愿,顿时点燃了全场的热情,有几个女生已是眼含热泪,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仇帝说道:“下面有请我们的老班长,从美国远道归来的王虹同学讲话,大家欢迎!”说完带头鼓掌,同学们一起鼓掌。
王虹走上台,显得有点激动,说完一句“同学们好!”便有点哽咽,她调整了一下情绪,缓缓说道:“不好意思,有点激动啊!我是王虹,现在美国洛杉矶,这次能够万里迢迢回到我的故乡,参加小学毕业四十周年的聚会十分荣幸,也十分开心。和在座的各位同学共同度过了五年半的小学时期,这是我一辈子最铭心刻骨的记忆,我一辈子中最无忧无虑,开心快乐的美好时光。想到就要见到我多年没有见的邻居、发小们,激动了好多天,也恍惚了一段时间,脑海里天天都是我们儿时的情景。当年本人也不才地担任了班长,且不论是不是领导好了同学们,要谢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今天我要向同学们真诚地说声抱歉,这也是我压抑在心底多少年的一个愿望,一直以为这辈子没有机会说出来了,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说了,儿时的年幼无知,加上当时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或许无意间伤害了部分同学,也恳请你们原谅!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为这次聚会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筹委会的同学们!”
姗姗不禁和同学们一起报以热烈的掌声,到底是学霸,说话不仅简短,有逻辑,而且主题清晰,表达到位,自己在心里对王虹的芥蒂顿时云消雾散,同时看了仇帝一眼,见仇帝也是一副心情愉快的样子,猜想可能仇帝也应该原谅王虹了。
下面就轮到每个同学按照签到的顺序,由孙志强点名,一个个发言,报名字、介绍自己情况、说些心里话了。由于小学毕业各奔东西,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社会阅历、个人素质不尽相同,有的人说得简短,有的人说得复杂,有的人说得流畅,有的人说得结巴,但每个同学都是真情流露,每个同学说完,其他同学都报以赞许的掌声。
服务员已经开始陆续上菜了,于是就开始吃喝起来。不到一会儿就有同学急不可耐的下位到处敬酒了,于是大家都互相串位,互相敬酒。
自上次筹备会和林昆闹了点别扭后,姗姗一直没有见他,林昆打了几个电话表示歉意并表示要请吃饭赔礼,姗姗也是不冷不热地推辞了,姗姗自己心里也明白,不仅仅是筹备会的事,仇帝说的事情也给姗姗留下了阴影,就连平时和同学联系不多的仇帝都知道,看样子姗姗和林昆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同学中传开了,对于林昆来说无大所谓,反正他一直称自己是单身,而且还是男生,但作为外人看来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姗姗一头扎进了情网,除了私下议论之外,更多的是不理解,还有不相信的,不管怎样对姗姗良好的形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同学圈子里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你可以不干好事,但千万不能干一件坏事。圈子表面都是和和气气,但却是暗流汹涌,一旦做了一件坏事,就会在整个同学圈子里传遍了,这样你就没法混了,圈子也会疏远你,排斥你。而且最关键的是不论你多大的官,多高的学历,多么有钱,对同学们有多么地好,其结果都是一样。而姗姗也明显地感到有些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开始有点变化了。
而此时林昆第一时间就端着酒杯过来了,只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林昆显然充满了醋意,开口就说道:“今天的主持真是珠联璧合啊!我敬你!”姗姗毫不示弱,端起酒杯说道:“承蒙夸奖!”,于是一干而尽,林昆见状觉得有点话不投机,于是带着疑惑默默地离开了。
姗姗去了王虹身边,说道:“王班长说的真好,来,我敬你!”,王虹连忙端起酒杯,说道:“哪里,哪里,我说的是真心话,真心向同学们道歉,特别是你,你一定要接受我的道歉!”姗姗听罢有点感动,说道:“怎么能够光是你道歉,我也应该向你道歉,那个时候都是年幼无知,都过去了,我们五十多岁还能再见面已经是奇迹了,珍惜过去,更要珍惜未来!”,王虹也动情地说:“姗姗,我要拥抱一下你!”,于是两个人紧紧地拥抱了一下。姗姗问道:“你还要呆几天?”,王虹说道:“还有一周时间”,姗姗说要想找个时间小范围聚聚,还说这几天想去哪里转转看看的都可以陪,王虹非常高兴的同意了,也表示想和几个同学好好聊聊,于是给姗姗留了母亲家的电话。
见到王虹,姗姗想到了自己,当年初恋男友去美国后,自己开始着手办陪读的手续,但却遭到父母亲的强烈反对,姗姗不太明白父亲当年也是留学苏联的,怎么会这么反对自己去美国?多年以后母亲道出了实情,其实很简单,无休止的运动给父母这辈人烙下了深刻的印记,父母亲不想子女出人头地,只希望平平安安地守在身边,以至于后来父亲能够动用所有的关系帮姗姗开了这家加油站也算是给自己当年阻止女儿姗姗去美国的一种补偿了。不过也就是这短短的一年,男友就变心了,一纸分手的书信此地击碎了姗姗的爱情梦,姗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是他另有所爱,还是寂寞难耐,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那一封信就像是一纸休书一样沉重的压在姗姗的心头,也浇灭了姗姗心头爱情之火。有时候姗姗在心里责怪父亲,如果不是父亲的阻拦自己去美国,若是自己陪伴在男朋友的身边,也许男友就不会变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姗姗都不和父亲说话,着实也伤透了父亲的心,但有时候又想这样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呢?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变心,足以说明爱情是多么地脆弱,自己是多么地单纯了。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能够出国留学的人都是精英,都是通过考试,申请奖学金,寻找担保等等,全凭自己的能力出国的,兜里也许只揣着不到100美元,满怀豪情地奔向西方世界。王虹们首先过了语言关,然后就是拼命读书以便更快的取得学位,同时努力打工赚钱维持生活所需,然后就是找工作,想尽各种方法取得绿卡,取得了绿卡才算基本稳定下来,结婚生子,安居乐业,这个时候也基本上年近四十岁了,如今父母年事已高,孩子也长大成人,生活也安定富足,开始回国的次数多了起来。姗姗中学同学和大学同学也有几个出国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姗姗曾经想过,如果这些人不出国,在国内现在也都会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时代造就人,那个年代向往西方,可祖国也正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高速路,王虹们或许会有点两头失踏的感觉。看看现在的中国留学生,好多都是富二代、官二代,开豪车、住豪宅,一掷千金,不好好学习,根本就不可能拿到绿卡,或者移民身份,只能回国。姗姗也不止听一个家长说过,花了上百万送孩子出国留学,无奈不能留下了,孩子回国只能找份每个月赚3000人民币的工作,几乎连自己都养不活,还有些孩子根本就嫌工资少,又辛苦,依然当了“啃老族”。纵然是这样,姗姗还是把儿子建军送出去留学了,是给孩子换个环境?让他以后在国外定居?还是圆自己当年没有出国的梦?一贯头脑清醒的姗姗在儿子的问题上却自己也陷入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境界。
看到整个大厅你来我往川流不息,听到此起彼伏的喊声笑声,姗姗突然感到有点不适应,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有点厌倦,亦或是有些同学对自己的冷淡,亦或是自己始终还是不喜欢喧嚣,亦或是连续的聚会带来的持续亢奋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姗姗自己也说不上来,但自己还是知道什么场合需要什么情绪了,所以脸上的表情未见得就是心情的写照。
筹委会原本就商量过晚餐后是否去ktv唱歌的事,一致意见是看聚会的气氛和时间来确定。不知不觉都已经到了晚上十点了,就没有人再提出去唱歌的事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曲终人散,又要到分别的时候了,同学们依依不舍,纷纷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四十年以后才聚会隔得太久,拜托组委会积极组织,争取每年至少要聚一次,毕竟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聚一次就少一次,这让每个同学在聚会的兴奋后又徒生了几分伤感。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