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马云间》第44章 谛听茶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气晴好,方竹所住驿馆距上京不过百里,虽没有上京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却自有悠闲清静的好处。虽然知道现在不是与念稚见面的时机,但方竹并不准备立马打道回府,只在这个驿馆住下了。

翌日,方竹正在后院喝茶,看到竹影摇曳间走来一白衣公子,手持折扇,自有一股风流气度,料想到这人便是云间郡王,于是起身作揖:“云间郡王。”

谢楫羲也洒然回礼:“方竹兄。”似是有感笑道,“没想到我平日里叫了那么多声方竹兄,只在今日算是叫对了人。”

元方竹面有惭色:“舍妹还要多谢楫羲兄照拂了,话说回来,此次也多亏楫羲兄帮忙,才算没有铸成大错。”

两人围着石桌坐下来,谢楫羲摇头:“同是上京的郡王,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也懂。对了,这里是怀瑾公主临走前托我交给你的一封信。”说着将怀瑾的信递给方竹。

方竹愣愣的接过,闵珩曾经告诉他玉姑娘身世不简单,他也这样以为,只是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南易的公主。心里泛起些微苦的感觉,方竹默默将信件收入怀中。对着楫羲拱手:“多谢。”

“不是些要紧事。”

“对了。”方竹面色有些严肃的问道:“按照你的说法,是宫中有人知道了念稚与我要在今天见面,也就是说念稚的身份很有可能已经被人识破了。那他为何不上报给皇上,而是在城门设下关卡?”

楫羲喝了口茶:“我所知道并不多,只是知道三皇子截住了令妹的信件,却也不知道他知道了什么,又知道了多少。只是看他的做法,推测其应该只是对令妹身份有所怀疑,故只能设下此计。毕竟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贸然出手。在京的郡王身份有假,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小事。”

“不管怎么样,三皇子开始怀疑念稚的身份,或者说,京中有人怀疑念稚的身份,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方竹的眉头皱的更加的深了,念稚身份被识破,可能是最坏的消息,一着不慎整个南平王府都要搭进去。

楫羲点点头:“这也是我来找你的原因,若代替你在宫中的是个男子还好,他们一时半会查不到什么证据。但令妹...若是真的露出了马脚,事情便没有了回圜的余地。”

“所以...按照楫羲兄的意思?”谢楫羲在京时间比自己长,不论人脉还是消息,都比自己来的要广泛灵通,且他此次出手相助,并为之谋划,方竹心中感激,自然而然的询问着。

“郡王在京一日,令妹的身份便有被拆穿的风险。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让皇帝下旨遣送郡王离京。”楫羲说道。

沉眉思索了一阵,皇帝此番召郡王入京,究其根本还是忌惮藩王,故以质子相协,如今只要他的顾虑一天未消,郡王们便难得离京:“这个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只是让皇帝消除疑虑放郡王离京又谈何容易。”

“皇上忌惮的,不过是藩王与南易勾结,怀瑾公主此次出使北梁,已表现出了十分的诚意,相信她回去之后也会从中斡旋,让两国的关系缓和。而只要南易表现出来了十足的诚意,皇帝垂迈,我们在从旁施以刺激,想必此事便可成。”楫羲盯着方竹的眼睛,缓缓说道。

方竹并不愚钝,他也听出来,这件事情的关键还是要南易表现出来十足的诚意,但是他却并不想利用怀瑾,于是心中挣扎,只皱眉盯着杯中的茶叶。

楫羲瞧着他的神色,喝了一口茶:“这并不是利用公主,两国冰释也是公主希望看到的。正如也是方竹兄所希望的一样不是么。”两国关系缓和,那么李怀瑾与元方竹的联姻便也从毫无可能变成有...一成的可能。但是他相信,就以他看到的怀瑾对元方竹的态度,不管是希望多么渺茫,她都会尽力一试。

皇室的明里暗里的纷争有多么激烈,方竹不是想象不到,南易有个性格激进的太子,想要两国关系缓和,得作出怎样的政治斗争。他本不想让怀瑾掺和进去,她只是一个喜好读些医术的普通女子,当然希望父亲健康,国家和平,虽明确表达过自己的愿景,但是她并不用卷进这些旋涡中,只作一个身份高贵,受人爱戴的公主便好了。只是她既带领使团踏入了北梁的土地,想必就已经做好了这一切的打算。所以,她这是为了他啊...

“我明白,我会与她取得联系。”权衡片刻,方竹点点头。为了念稚,为了南平王府...

知道他这是想通了,楫羲点点头,也不再说这个话题。方竹自然也懂,只问道:“舍妹在上京可还乖巧?”

乖巧?谢楫羲怎么也不能把这个词语与元念稚联系起来,脸上流露出笑意:“方竹兄不妨去打听打听,这南平郡王在众人心中是个什么形象。”

知道她会不安分,方竹摇头笑笑,二人就念稚的事情谈论了半天,皆是一副无可奈何却又宠溺的表情。

“这样说,她给你也添了不少麻烦,下次见面时定让她好好与你赔礼道歉。”方竹听着妹妹在上京干的好事,面上终于浮现出微笑。

想到最近念稚对自己的态度,楫羲扶额摇摇头:“她还为我阻拦与你相见而在气头上呢。”

这倒也符合念稚的性子,二人相视一笑,方竹只说待他这个做哥哥的好好教训一下她才是。

而被二人谈论了许久的念稚只在宫内百无聊赖的打着拳,她尚未从怀瑾离开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知道自家兄长就在上京不远,又不能去看望更让念稚沮丧。思来想去,觉得不能把主动权一直交在谢楫羲手上,于是问道一旁的乐荷:“杜源这几日来过没有?”

乐荷摇摇头:“自从出了那事之后,杜公子就很少来了,最近更是没露面。”

想到含雪姑娘的意外,念稚心中也甚是惋惜,没想到杜源却消沉至此,这段时间一直操心怀瑾的事,也鲜少去安慰一下他。打定了主意,便去城中看望杜源。

与刘叔唠了一会,念稚便问道杜源的情况,刘叔叹了口气,只说杜源自病愈后,整个人便消沉了许多,深居简出,也不大与人交流。只叫念稚好生劝慰一下,念稚点头便去敲杜源的门,半晌门才开了一个缝,杜源看了念稚一眼,面上并没有别的表情:“少爷来此不知所为何事?”

念稚摸摸鼻头,虽然杜源的表情淡淡,与之前没有什么不同,但疏离的语气却让念稚有些不适,看他也没有邀请自己进屋的意思,念稚只好说道:“见你多日不曾进宫,来看看你。”

杜源垂眸,看不清脸上的表情:“多谢少爷关心,杜源身体不适,不能常去宫中,望少爷体谅。”

心中有些膈应,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惹到他了,虽然好像他们一直也是这种不咸不淡的态度,念稚心中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同:“对了,你知道么,我哥来上京了,就在城外。”想破坏一下压抑的气氛,念稚故作轻松道。

微抿嘴唇,杜源袖中的拳头不由握紧,声音却还是波澜不惊:“嗯,代我替少爷问好。”

奇怪于他的反应,念稚问道:“怎么,你不去见他么?”

“杜源身体有恙,就不去了。”他淡淡的说道,复又抬起眼眸,“既然方竹少爷已然来京,想必少爷身边也不需要我了,杜源有一事未得处理,希望少爷可以给我放个长假。”

“什么事?”念稚有些奇怪。

沉默了半晌,杜源最终还是开口:“含雪一个人来到上京,我想把她的遗体带回故乡。”

“自然是可以,你路上要多加小心。”听得如此,念稚心中不免泛起些悲悯之意,于是点点头,只是嘱咐道,“若他还有家人,可以让他们去南平王府谋求一份差事。”

杜源神色复杂的看了念稚一眼,只低头答诺。

从别苑出来后,想起杜源的神态,只觉得他内心苦痛无人能说,叹了一口气,念稚心中郁郁,胡乱在街上转了两圈,便回到了宫中。

而在房中的杜源,只抚起那把琵琶,仿佛上面还残留着含雪的余温,他看着他为含雪画过的画像,画中人娇弱的倚在柳边,嘴角噙着微笑。

“待郡王回苏畔以后,我们就回荣福镇,虽然是个小镇子,但是风景却还是挺好的,特别是依着湖岸的柳树呀,在春天的时候可美了。”含雪低头面上含羞。

“好,到时候回到荣福镇,我就向你爹娘提亲。”杜源忍不住抚上她娇嫩的面庞,温柔的笑着。

回忆过去,杜源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含雪,我们回荣福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