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家衣冠》第31章 安抚云贵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沐天波叫来阮呈麟吩咐他让府中的人别乱说话,今日发生的事一概不许外传。

他没有换衣服也没有上药就后背带着血去请云南的官员,这点政治智慧他还是有的。

这么做一是警告云南的官员,自己都挨太子打了,还毫无怨言,你们就别有什么想法更别出什么幺蛾子,支持太子反对南京就这么简单。二是给太子看的,他认为太子也能看出他的用意,卖力点没坏处。

至于为什么挨打,沐府肯定会传出自己治家不严导致管家于锡朋勒索太子,太子大怒杀了管家鞭笞了自己。至于于锡朋……死人可不会说话,再说自己也没冤枉他,很多人都知道这家伙贪墨的事。这次不长眼,勒索到太子头上,死了活该。

朱慈烺来到前府时,一千士卒已经退出去了,只有五百亲卫在。他很奇怪这些士卒为何喜气洋洋的。

毛方看出朱慈烺的疑惑,解释道:“国公爷让人抬了五万两银子来封口。还准备酒菜招待咱们,所以都很高兴。”

朱慈烺眯着眼想到,五万两说给就给,自己问沐天波要二百万两的时候,他也毫不犹豫的就给了,看样子沐家的家底很丰厚啊。怪不得说沙定洲是窥觑沐王府的财富才决定叛乱的,他在打下沐王府后能够迅速扩充兵马,这些钱财绝对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导致沐天波对沙定洲毫无办法。不过这回沙定洲别想着了,沐天波肯定会先动手。

只要二百万,自己这是亏了啊。想想也是,自己的那个便宜外公都能十几年攒下三百万两白银,沐家镇守云南二百年肯定要多的多。不过自己也不能再要了。不然传出去沐天波面子上不好看不说,下次再要就难了。

看看天色还早,朱慈烺就返回后府吃了点饭就又陪沐天波的母亲陈氏聊了会天,还邀请她明年三月去一趟广州。

朱慈烺打算明年四月登基称帝,省了五月弘光帝死后其他诸王又出什么幺蛾子,自己实在没精力处理那些乱七八道的屁事,只要一个月内把自己称帝的消息传遍南方,就算其他王爷胆子再肥也不敢公然称帝,百姓和士族阶层也不会认可。

称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婚,和朱由崧一个鸟样,唯一的不同就是朱慈烺是时势所迫,朱由崧纯粹是好色。没办法,不大婚,那些大臣是不会同意的。毕竟现在的观念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未婚会被视为未成年,所说的话、做的事都会被质疑不成熟。

本来崇祯和周皇后是准备给朱慈烺大婚的,可因为李自成兵临北京城才不了了之。朱慈烺没什么长辈,只能让关系最近的桂王朱常瀛(朱由榔之父,崇祯帝亲叔叔)主持,不过朱慈烺实在信不过这位便宜七祖父,还不如让陈氏帮忙把把关。

最起码陈氏能让那些大臣不会糊弄自己,万一来个皇后须端庄不以色侍君王的名义给找个丑女,自己还不得恶心死。虽说自己对这个不在意,可也不想像建奴的后宫似得,丑女一大堆,想想自己也是那样还不如不娶呢。

朱慈烺没等多久,云南巡抚吴兆元、巡按吴文瀛、在家守孝的大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王锡衮、分守副使杨畏知等一众官员就前来拜见。

因为沐英、沐春、沐晟,父子三人死后被追封郡王,沐家的府邸是按照王府的建制造的,其实说是沐王府也没错。

朱慈烺就在正殿会见了云南的官员,大部分官员见到朱慈烺都很激动,特别是列名的几位。

一番大礼之后,众官员分列左右,朱慈烺坐在主位上说道:“孤本来是想去广东的,黔国公力邀孤前来云南看看,孤就顺道来了。”这话必须讲,虽然大部分人可能已经知道了怎么回事。不过台阶一定要给沐天波。

吴兆元立即出列劝道:“殿下不如留在昆明,以待天时。”

“孤不想和南京争,大明也经不起内耗,孤前来主要是调解黔国公和诸位的矛盾。”这话还算温和的说出来的,接着朱慈烺厉声说道“孤从四川过贵州一路走来,真是大失所望!大小官员竟然认为孤带的军队是逆贼,孤都还没到城下就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丑态百出,嘴脸可憎。各地城池年久失修,防备混乱不堪,甚至还有官员以为天高地远当起了土皇帝,榨压土司时无所不用其极,一旦激起民变能镇压就镇压,不能镇压就弃城而去,导致数年无人管理,真当大明没有君王了吗?没有王法了吗?贵州布政司的人都该死!”

这话说的底下的某些官员立即低下头颅,因为云南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况。沐天波也面红耳赤,他家时代镇守云南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情况。最关键的是还被太子直接指出两处叛乱。

“吏治不清,贵州布政使难辞其咎,孤打算选派你们中的人前往贵州,全权负责那里的政务并整顿吏治,使贵州内部平稳,好让黔国公专心备战四川。”

朱慈烺的话音刚落,王锡衮愣都没愣就立即出列道:“臣为吏部侍郎多年,对吏治多有心得。臣愿意前往贵州。”他守制在家,北京又回不去了,还不如自荐前往贵州。他也不相信太子没有后手让他光杆赴任,就算什么都没有他也认了。

王锡衮是个忠臣,据记载他后来被朱聿键派往云南,当时云南吾必奎已经开始乱起来了。可他还是毅然领命,散尽家财招募义勇前往云南赴任。后来因为沙定洲占领昆明,他被困又不愿意为沙定洲起草代黔国公镇守云南的诏书而自杀,也有说是被沙定洲杀的。

朱慈烺本打算让云南巡抚前去的,因为沐天波和他的矛盾最突出。被王锡衮这么毛遂自荐,朱慈烺想了一早上如何说服吴兆元的话都憋了回去。不过王锡衮去也不错,吴兆元也年龄不小了,他也没那精力去贵州重新竖立权威理顺官场。于是点点头说道:“王侍郎忠心可嘉。孤会让黔国公派一万精兵陪你赴任,另外黔国公知道贵州那边有些困难,故捐献一百万两白银供你使用。孤任命你为贵州巡抚,你择日去吧。原贵州大小官员的去留你都可决定,只要把结果上报到广州即可。”朱慈烺原本想让他当总督的,想想还是巡抚为好。因为总督的话有可能和接下来的计划起冲突。

王锡衮狐疑的看了沐天波一眼就接受了任命,他是云南安宁州禄丰县人,当然知道黔国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太子和他之间没有猫腻,沐天波是不可能无缘无故捐献一百万两白银的。心里虽然有些惊讶,可脸上没表现出来。果然太子没令自己失望,一万精兵外加一百万两白银,还有临机处断权,足够自己坐稳贵州了。

至于上报到广州,他更是问都没问,皇权的争夺,王锡衮还不想发表意见。至于南京那边派的巡抚、总督,他还没看在眼里。论资格,自己是大明吏部侍郎,要想超过他必须得是北京的内阁大学士或吏部尚书才行,南京的吏部尚书都差一些,自己已经属于贬谪了。论兵力、财力,对方更不可能和他比了。稍微用点手段,对方就会被架空,再上报广州,太子肯定会把对方调走。

云南巡抚,巡按,三司的人也狐疑的看着沐天波,他们在来的路上已经看到沐天波后背的伤,在云南能打他的除了太子没有别人。能被打还献银,太子肯定有什么地方拿捏到他了。

沐天波在众人的目光出列中尴尬的说道:“呃,本官因为治家不严而被太子责骂,痛定思痛下决定回馈云、贵百姓,除了捐献给贵州一百万两外,沐府还决定捐献一百万两给云南百姓,过两日就押解到巡抚衙门。”错处是治家不严,其他的错误闭口不说留些颜面。既然决定以银赎罪,就做的光杆些,反正二百万两对自己也不算太多。不过回头也得变卖些家产做做样子,省得别人说三道四。

“嗯,孤已经责骂过他了。这事已经过去了。不过关于你们的矛盾,孤也知道些。根据惯例,云南地方事务归黔国公管辖,当初黔国公袭爵时年幼,朝廷为了大局着想才令抚按暂管……”

吴兆元出列想说话,朱慈烺摆摆手说道:“吴巡抚不要着急,今日我已经严厉的责骂黔国公了。当前他最主要的任务一是迅速平定云南潜在的叛乱,二是重点防备四川张献忠南下并配合重庆秦良玉总督收复四川。云南地方政务就先交给你处理,黔国公没时间管理了。”边说边用严厉的目光看着沐天波。

沐天波想打断太子的话,他真心不想放弃云南政务,这样一来他的权力会缩水了一大半,失去镇守云南的意义。可是今天早上的事还历历在目,再加上吾必奎、沙定洲叛乱在即,又在太子严厉的眼光下,他没胆拒绝,只能把话憋住,脸涨的通红。

吴兆元、吴文瀛、杨畏知等更加疑惑的看着沐天波了,他们还不知道太子是突袭的昆明。

底下心向沐府一系的很多武官全都低眉顺眼的不说话,他们都清楚怎么回事。军营里还有一千太子军,北门还被占领着呢,这会别说拿走沐府的政权,就是把沐天波的爵位撤了,他们都不会开口。只满心祈祷别牵连到自己身上,实在是担不起失城的重罪。他们也不相信太子只带三千五的部队就进攻昆明,后面肯定还有大部队。只不过给大家留些颜面没出现罢了。

倒是有不知情的想帮黔国公说话,可看到黔国公都不出声也就不敢冒然出声。他们还以为这是太子和黔国公达成了什么默契又或者有什么深意,不然太子也不会刚到昆明就责罚黔国公还夺了他的权。还是静观其变的好。官场规则,明哲保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