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随后又和他们讨论了如何治理土司,如何治理地方等各种事情,也听了各级官员的汇报。
他到云南的主要目的就是收复沐天波这个云南王,还有就是把沙定洲这个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中。能获取云南官员的支持会更好,不支持也没关系,明年南京陷落,他们也会支持自己。
能当官的就没有几个傻子,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获取南京方面的各种信息。眼前的太子和南京的皇帝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太子又是正统继承人,那个皇帝却不是而且他还没有子嗣。如何站队,用脚指头都能知道。
当即就有官员表忠心,朱慈烺也一一安抚。
朱慈烺十分疲惫,连奔十一天,没等休息又得突袭昆明,还要废脑子收服沐天波,还要安抚大小官员。所以晚间的时候,他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来拜见自己的各级官员以及乡绅名士,打铁必须趁热,把云南收入囊中是他当前的第一要务。
威压沐天波容易,可收拢心思各异的大小官员比较难。虽然沐天波是个两面倒的货色,但他忠于大明。只要抓住他的小辫子,他就随朱慈烺任意摆弄,只要不过火,沐天波就不敢反抗。那些大小官员鬼知道他们是否是忠君爱国派,难保不会被他们卖了。朱慈烺不求他们鼎力支持,只求别煽阴风点鬼火。等彻底掌权后才能慢慢清理。
送钱、送美女是武将的做派,朱慈烺还不能不收,不收他们就会不安心,误以为自己还要追究失城之事。
云南承平二百多年,最大的叛乱便是十三年前的滇南阿迷州(今蒙自附近)土司普名声叛乱,不过也在一年内便被平定,从那以后云南境内便没有了战争。十几年的时间足够昆明方面的将领放下警惕心,这点朱慈烺心中也明白。他没有追究到底的意思,那他就必须收下礼物来安武将们的心。至于沐天波是否要追究那是他的事了。不过朱慈烺的态度到让武将们心里安定不少,他也落下个宽仁的名声。
文臣、乡绅们就文雅一些,送的都是古董字画什么的,还有要捐献粮草军饷的。不过古董字画朱慈烺一一婉拒并安抚。捐献粮草军饷的,朱慈烺当场写一幅忠君爱国的字以示表彰,然后把这些东西全给沐天波处理。朱慈烺安抚他们,让他们安于职守,好好配合吴巡抚治理云南。他们也心领会神,明确了朱慈烺的态度,那就是军政彻底分离,沐家不会再插手政治。
一直到深夜,朱慈烺才接见完登门的人。不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需要安抚,那就是沐天波。
沐天波除了在朱慈烺那丢了一次大脸和拿二百万两赎罪外也谈不上损失什么。以云南政权换贵州军权,很难衡量利弊。
“从黔宁王那辈算起来,你还是我的叔父。”朱慈烺温声说道。
沐天波点点头,随后又拱手道:“臣不敢。”
初代黔国公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原本叫朱英。当初朱元璋和马秀英婚后无子,就收留了还是流浪儿的沐英。当时沐英并不知道父母是谁也不知道出身,朱元璋夫妇对他当亲儿子一般,不但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带兵打仗。后来朱元璋夫妇有了亲儿子,等统一中国后为了避免继承权混乱就把朱英赐姓沐并镇守云南。
马皇后死后,沐英因悲伤过度而咳血,又因太子朱标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两个月后就病逝云南。所以说沐家实际上就是朱家的分支,沐家和朱家的关系只是因时间的久远而有些疏离。这也是沐天波之前的几任国公胡作非为而天启、崇祯都没有除爵的原因。削沐家的爵位和削郡王的爵位都差不多。只要不是因谋反而除爵都会遭非议,落个刻薄不近人情的名声。
“北京城破之前,我就被先帝托付给朱纯臣,没想到世受皇恩的成国公竟然将我卖了。从那时候起我就不再敢轻易相信什么世袭的勋贵。好比世代镇守南京的魏国公,不北上寻找我就算了,拥立福王就属他最积极。我听说定鼎之事就在他家举办的。”朱慈烺语带悲伤的说道。
这件事,沐天波早就知道了,沐家一直在北京和南京有自己的情报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及时知道朝中的动向,交好朝中的大臣,避免自己被弹劾而不能及时的辩解。
“殿下尽可以相信臣,沐家一直忠心耿耿,也会忠心下去。”沐天波坚定的说道。
“我知道,你们沐家一向不参与皇权争夺,你今天能表态支持我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也说明你们沐家的忠心。”朱慈烺说道。
沐天波没说话,朱慈烺继续说道:“你怨我剥去你的权力吗?”
沐天波低声道:“臣要是说不怨那是说假话,我沐家世代镇守云南,现在失去治理云南地方的权力,臣无颜面对祖宗。”
“现在天下大乱,你不应该只盯着云南。世袭的勋爵要么投降闯贼,要么在南京拥立新帝,已经不可信了。南京是什么情况,你大概也应该知道吧?”
沐天波恍然,他明白太子为什么说徐家了。这是想让沐家取代徐家镇守南京啊。想到这,他心中一片火热,语调有些高的说道:“臣知道。”
“那就猜猜南京能不能撑过明年?”朱慈烺语带诱惑的说道。
沐天波迟疑的说道:“这个臣不敢说……”
“没什么不敢的,我只不过不想大明内讧,便宜了贼子而已。另外我不看好朱由崧,更不看好马士英、东林一系的官员才不得不南下广东以待天时。朱由崧现在就是建奴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是一个很好的宣泄口。等南京被攻破就是建奴自以为统一天下的时候,也是志满意得的时候,我在路过南京时就听说建奴进入京城就下达了剃发令。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沐天波睁大眼睛不敢置信的说道:“建奴竟敢如此做?”对于读过书的汉人来讲剃发和直接侮辱没什么区别,只要有骨气的都会反抗。
“建奴没什么不敢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仅咱们知道,建奴也知道,只有剃发易服他们才会放心一些。我听说此令一下,北京附近的百姓都纷纷揭竿而起,所以李自成才能从容的撤退回西安。不过明年建奴就该平定的差不多了。建奴南下的时间也会在明年。我猜南京是撑不下去的。明年四月,我就会提兵北上,建奴虽然南下但兵力不会太多。我联络了福建的郑芝龙,到时候会再收拢溃退的南京、浙江水师封锁九江至南通一线。争取用两年的时间剿灭长江南岸的建奴。你不要只顾着云南,要配合秦良玉尽快平定四川,挥师东下。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沐天波深吸一口气坚定的说道:“臣省得,不过四川不好平定啊。”
“张献忠不足为虑。只要秦良玉兵员充足,我相信她能平定四川。不过唯一顾虑的就是她年龄太大了,不能经受舟车劳顿。四川内部也并不齐心,这需要用你的身份去威慑诸镇,齐心平叛即可。”
沐天波转眼间就想明白了,为什么太子会说四川很快就会平定。张献忠确实很弱,在湖北、贵州被打的抱头鼠窜,无奈之下才进的四川,由于四川巡抚战略失误才导致兵败如山倒。不然的话,张献忠根本就攻不到成都。
“我建议你平定叛乱后先打遵义,联合秦良玉取重庆府,堵住张献忠东进的路。在川内不要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以消灭张献忠的有生力量为主,他在四川杀戮过重不得民心是招募不到合格士兵的。最重要的是通知杨展堵住张献忠南下的道路。杨展此人颇为自傲,不肯假权于人,你要忍耐。等四川平定,我就会把他调往江浙以免他不听你们的号令。”朱慈烺建议道。“还有四川境内的投降的文官,你们先别计较,治理地方政务你交给秦良玉处理,你协助。你不会在那呆的久,我估计明年年底就会调你去江西。”
建奴是派河洛会征四川,不过河洛会被李自成以及其余部拖住了,他要等后年才能入川。朱慈烺有望明年攻下重庆和川北,彻底封住四川,让建奴无法入川。
沐天波一一答应,他见太子实在太累了就告辞离去。
云南算是彻底被朱慈烺拿下。剩下的就是两广,朱慈烺打算和广西左布政使曹烨好好谈谈。广东能在李士淳的帮助下轻而易举的夺权。李士淳在广东有很大的威望,岭南夫子可不是白叫的。
湖南、江西要等明年北上时再谋划,不过那时朱由崧也死了,拿下不要太容易。最困难的就是福建,要好好谋划说服郑家,特别是郑芝龙。
到时候主要的战略就是打下浙江和南京把建奴彻底赶到江北。这样整个江南和四川就基本掌控了。由南打北是有些困难,不过小冰河时期一直到康麻子时代才彻底过去。用东南的物资、人力打还在受灾的北方也不是太困难。打仗打的不就是国力嘛!只要自己别像朱由崧一样出昏招,基本上没问题,剩下的交给时间而已。
这个时候的朱慈烺还是很乐观的,原因就是李自成、张献忠、朱由崧、多尔衮昏招频出。比如张献忠,他在四川大杀四方却无法令四川的大明官员屈服,还被川西的杨展赶回川北。现在估计他已经感受到绝望开始搜刮四川等地了。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就昏招频出,先是自毁长城杀了李岩导致内部四分五裂,又只留一员大将守潼关、一员大将守大同,其余投降他的明将全都没动。这把山西拱手相让有什么区别?结果建奴几乎不废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山西,也导致潼关跟着失守。陕西门户由此大开,建奴长驱直入攻入西安。按理说投降的将领是不可能再独自领军的,可李自成偏不,不但让他们独自领军还驻守一方,这和没投降有什么区别!
朱由崧更不用说了。多尔衮也没好到哪去,直接剃发令一出,整个大明都沸腾了,民间抗清义军连绵不绝,原投降的将领也纷纷跳反。不但如此,建奴内部也分为保皇派和拥立派还纷争不止。所以只要朱慈烺自己不折腾,不出昏招,还是有希望重新统一全国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