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苏联红军中国团长》二十二、十月风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人都知道列宁在十月的故事,也知道十月革命是什么概念,可是十月革命的历史内幕却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尤其是关于任辅臣在十月的故事几乎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即使是俄国人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人也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段惊天动地的往事,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出这部书来,为什么让中国人都知道这段历史。如果有必要我想把这部书发行到国外去让世界人民都知道任辅臣,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工们是如何生存的,不仅在俄罗斯,在世界各国都有华工。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旧中国也是参战国,只不过没有能力派遣兵士,只有派遣华工,这是多么廉价的劳动力啊?既不给予工钱又不允许赚钱,他们在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只有在俄罗斯,在任辅臣领导的华工队伍里才能有这样的出路,才能组成一支自己的队伍。毕竟这是中国人在苏维埃政权建立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毕竟是中国的任辅臣在俄国发生的故事,作为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任辅臣的事就非同小可,至今都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还有文化都陷入了极端混乱极端危机之中,人民生活异常艰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空前尖锐,越来越摆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首位,世界各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于是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俄国首先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已成为历史潮流的必然,何况这里早已出现了一个伟大人物列宁,他领导的十月革命不仅在俄罗斯有了生存的目标,在世界各国都有了响彻云霄的重大反应,一些积极因素统一思想集中在苏维埃政党之下,这是任辅臣通过学习时势早就判断出来的,也是他为什么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在那段岁月,他几乎不能入睡,天天思索着俄国革命的变革,他希望俄国革命能够成功,为世界人民做出一个榜样。这一时期,他把桑来朝和潘百川还有张清萧找到一起,私下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时间地点,希望在苏维埃革命成功时他们也能举起旗帜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斗争非常激烈,俄国当局出动了大量军队实行镇压,一场你死我活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政治斗争正式开始了。那些散布在俄国各地的苏维埃政权忍无可忍,他们积蓄力量,周密布置,准备开始大行动了。在此关键时侯,任辅臣盼望着苏维埃政权能够给他一点革命消息,哪怕一点点火花也能点亮他们心中那盏明灯。可是苏维埃政权没有给他任何暗示,甚至连瓦夏也没有任何指示,他们在全国展开大反攻,秘密布下了天罗地网,只有一些比较好的朋友告诫他们不要出门,最近几天可能要有重大行动。任辅臣是无产阶级的忠实信仰者,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在苏维埃政权需要他们时挺身而出。这时侯,还是桑来朝有些不满,这些俄国人总是小心眼不拿他们中国人当回事,所以桑来朝劝告任辅臣不要为俄国人卖命,小心俄国人第二次陷害他们。任辅臣没有听取桑来朝这些不满的话,对那些不同意见他是听之任之,这也是他心胸宽大的主要原因,也是一个政治家的伟大胸怀,他相信苏维埃政权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给他一个完整的消息。

其实,稍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次大战前都有暂时的平静,这种平静是决战的开始,也是较量的准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是如此。在十月革命风暴到来之前,俄国的政治经济也会出现一个暂时的平静,那些在俄国当局做工的人似乎看出了什么,他们时时在寻找机会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对无产阶级的人开始紧张镇压而且是刻不容缓。各国资本主义势力并没有睡觉,他们也在伺机而动,听说无产阶级即将风起云涌,他们是闻风丧胆,加紧对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扼杀。可是,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在中国如此,在俄国也是如此,在世界更是如此。一个政党也好,一个国家也罢,如果他们不为人民谋取利益,甚至压制人民剥削人民,人民就会起来造反。官逼民反,这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这也是社会变革的伟大规律,否则,多年以后,中国的**也不会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由此可见,俄国的形势风起云涌在瞬息万变,世界风云朝着曙光发展。其实早在一年前,任辅臣在地下党组织指导下,已经为这一革命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他筹办了一点资金,通过彼尔姆省的一些知已朋友和华商分批购买了一些枪枝弹药。因为资金有限,他秘密组织一些华工炼铁厂打制了许多大刀片,并且储备了一些外伤药品,然后他们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照常生活,照常工作。当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阿拉伯耶夫斯克矿区,华工们奔走相告,一片欢喜。在他们耐心等待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也是偶然的一个机会,任辅臣在报上看到一则震撼世界的消息,1917年俄历10月25日,伟大的十月革命爆发了,震撼全球的阿芙乐尔号军舰攻打冬宫。俄国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给世界各国人民指出了一条光明的解放道路。这一伟大的壮举,在世界各国展示了威力,让人民看出了希望,也让历史潮流留下了真实的记录。这一消息的发出,给中国带来一个重要信息,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正如**说过的那样: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场十月风暴首当其冲席卷了中国,然后是世界各国,至今回顾起来还有当年的风云和豪迈。

任辅臣听说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后欣喜若狂,这是一个值得他庆贺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他陶醉的岁月,当天晚上,任辅臣与他的华工兄弟们聚集在一起喝酒祝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成功。这天夜里任辅臣说了许多话,他号召华工们努力奋斗,为自己的日子贡献力量。这天夜里任辅臣喝了许多酒,他真想陶醉在胜利的喜庆中,可是中国的现实摆在眼前,华工们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减,如果继续下去华工们不仅挣不到钱,有可能还要把生命赔进去,怎么办,这个夜晚让任辅臣思索再思索。其实早在1917年底,新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正处于最艰难时期,东部战区的形势极其险恶,高尔察克白匪军在国际帝国主义者支持下,有人有枪,活动甚为猖獗。而中国团枪枝极其短缺陷,一半以上的战士只能使用大刀片,军需给养均很困难,但这些却未能难倒这些可爱的中国战士,他们经过短期训练后就投入了殊死的战斗。第一次战斗是在阿拉伯耶夫斯克附近一个被白匪军占据的村镇上展开的,中国团趁夜突然袭击出其不意,一举歼灭了聚集在这一地区的全部白匪军。首战告捷,军威大振,第二天,任辅臣率领十几个华工骑马来到当时还有白匪军活动的地区,在那里他们几个人捣毁了敌人的装甲车,然后乘着夜色的掩护回到了驻地。这一仗让任辅臣十二分开心,他们总算上尝到了战斗的滋味,那些与任辅臣一起参加战斗的华工纷纷要求任辅臣成立一个组织,这样他们就可以参加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了,任辅臣欣然同意了华工们提出的要求。后来。在阿拉伯耶夫斯克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尽管如此,东曾战场总的形势仍然是十分险恶的,白匪军气势汹汹攻势十分嚣张,他们步步紧逼,战线逐渐西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