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终于到了开罗,找了一座较大的酒店,众人纷纷仔细洗浴,以解多日缺水的遗憾。
开罗乃是文明的摇篮、文化的源泉,东西方的交融之地。此时的开罗乃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它更是是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通枢纽。在开罗的西部,坐落着埃及古城孟斐斯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
金字塔当属开罗最著名的景观,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墓地,大约建造于公元前2560年。大金字塔建成时的高度是145.75米,世界最高建筑物的桂冠曾经在它头上戴了有四千多年之久。岁月流逝,它的高度已经降低了近十米。
1798年,拿破仑进军埃及。当他站在金字塔前时,骄傲之情不禁溢于言表:“将士们,四千年的岁月在金字塔的顶端注视着我们!”
尽管历史悠长,在埃及人眼中,开罗仍然是年轻的,因为仅仅是在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之后,现代开罗才逐渐形成。
此时开罗城中,正在哄传着一件事情。法国人马里埃特正在挖掘孟菲斯地下的神牛庙。
马里埃特此人对于埃及的文物保护有着重大的贡献,他虽然是外国人,却坚决反对将埃及文物盗卖到欧洲。史载,1859年他在布拉克创建了一座埃及博物馆,此后他被任命为埃及古迹办公室主任,并主管一切出土文物工作。埃及博物馆于1891年迁往吉萨,后又于1902年迁往开罗。埃及博物馆是一座管理中心,也是埃及文物的汇总之地。自从那时起,凡埃及出土的文物,不论正式挖掘还是偶然发现,都必许送交埃及博物馆。为了表示对马里埃特的感谢,埃及人在埃及博物馆院内建立了他的塑像,并尊称他为埃及博物馆之父。
马里埃特挖掘孟菲斯地下的神牛庙,此事是得到了前任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许可。
穆罕默德•阿里1769年生于巴尔于半岛马斯顿,当时还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份。1805年,奥斯曼帝国任命他为埃及总督。1811年,他在开罗城屠杀了反对他的埃及苏丹卫队骑兵。从这时开始,埃及名义上仍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实际上穆罕默德•阿里已然独立统治埃及。
穆罕默德•阿里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且有效利用的中东统治者。他取得了很多革命性的成就。如他兴修了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将欧洲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语;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等等。
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
为了使埃及现代化,他雇用了许多外国人充当技术顾问,然而正是这些技术顾问中,有许多人以冒险为名,掠走了为数可观的文物。至于驻埃及的欧洲各国使馆人员,更是成了头号的文物贩子。因为想要发展工业,并能从欧洲得到所必需的机器,总督默许了这些盗窃行为。
数十年间,埃及的文物命运多舛。仅在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就有13座神庙永远地消失。卢浮宫、大英博物馆、都灵博物馆都大量“收藏”着埃及的文物。在这方面,穆罕默德•阿里难辞其咎。
然而毕竟是他的“洋务运动”,使得十九世纪初的埃及迅速转变成为一个强国。与之相比,中国“洋务运动”足足晚了半个世纪。
这家酒店,乃是英国人所开,住宿的宾客,多数是从欧洲而来。像周中华这一群,四十多个中国人,以前也从未接待过。周中华等人都衣着华丽,出手大方,酒店中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的贵族,招待之时也殷勤有加。
刚刚安歇好,吃了中午饭,便来了麻烦。伍汉灵羊水已破,生产在即。虽有丫环喜鹊在旁照看,可她毕竟还是姑娘,没有经验。手忙脚乱,急得她眼泪都出来了。
周中华也慌了手脚,赶紧找来酒店经理,将情况告知,问他这里有无助产医生。
经理想了一会,说道:“太巧了,昨天刚好有一位从英国来的爱德华医生。”于是赶忙去找。
不一会儿,一对三十多岁的英国人夫妇匆匆赶来。正是爱德华医生和他的妻子,也是护士,丽莎女士。
周中华连忙将情况说明,爱德华夫妇吩咐准备热水,又将随身药箱中的医具消毒。看着他二人有条不紊,周中华这才把心放下。爱德华轻声询问伍汉灵,伍汉灵也以英语回答。自伍汉俊回国以后,她便央着三哥教她英语和法语,而结婚以后,周中华更是教了她不少英语,此时已经可以简单交流。
喜鹊忙准备好婴儿衣物,众人也耐心等候。直到晚餐时间过后,婴儿才哇哇坠地。周中华将婴儿抱在怀中,仔细端详。这是个男孩,眉清目秀,颇像母亲。众学子也围在周中华身边,争看这个小师弟。
爱德华夫妇将伍汉灵安顿好后,示意周中华可以进去探望。于是周中华将儿子抱到伍汉灵身边,夫妻二人,偎依在一起,但觉喜乐平安。
周中华命喜鹊照看伍汉灵母子二人,又吩咐王家琪去找经理,请他代雇一个保姆。周中华自己则陪着爱德华夫妇到餐厅用餐。
餐厅中人,议论纷纷,所谈论的,便是这马里埃特挖掘孟菲斯神庙之事。其中有人说道,这马里埃特居心不良,意图窃取宝藏。
那爱德华医生听到此处,忍不住反驳起来。原来这爱德华医生的妻子丽莎,本是法国人,便是马里埃特的表妹。此次二人就是应马里埃特之邀,来埃及游玩,准备在此开设诊所。
周中华也曾在电视上看过有关马里埃特的介绍,知道他的为人,于是说道:“马里埃特先生是决不会偷窃埃及文物的,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护埃及的文物。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正人君子。”
爱德华夫妇听到这个远方来的中国人,居然这样了解马里埃特,而且对之甚是推崇,也大为欣喜。三人相谈甚欢。
次日,保姆也已请来。周中华心想,伍汉灵刚刚生产,一个月之内是走不了了,于是安排众人自行在埃及参观游览,他和喜鹊、保姆留在酒店之中照伍汉灵。
数日后,爱德华夫妇来邀请周中华去马里埃特的工作现场参观。周中华本不想去,伍汉灵见他数日未出酒店,便劝他出去游玩、散心。加上爱德华夫妇盛情相邀,于是周中华便随爱德华夫妇前往古城孟斐斯。
一片白色帐篷围绕之中,便是马里埃特的工作现场。得知周中华来自遥远的文明古国中国,马里埃特也颇为惊奇。由爱德华夫妇做翻译,马里埃特将工作进展情况大致作了介绍。
正在参观之时,又来了一些客人,却是法国领事馆的参赞,奉命专门来找马里埃特。
原来法国政府久已想要开凿苏伊士运河,无奈此前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以事关国家大政,坚持不允外国插手,是以一直未能成功。如今穆罕默德•阿里已经故世,此时的总督乃是赛义德。此人素与马里埃特交好,因此法国领事希望马里埃特出面,代为劝说,允许法国开凿苏伊士运河。
那马里埃特虽是法国人,但他久在埃及,对埃及实有较深的感情,又不愿牵扯到政治,因此断然回绝。那参赞见马里埃特意甚坚决,悻悻而别。临走之时,还希望马里埃特再三考虑,如有变化,可即时与领事馆联系。
周中华见马里埃特队开凿运河之事甚是不感兴趣,心中反觉奇怪。
须知,此时由红海的吉达港,绕行好望角,再至黑海康斯坦察港,这之间的距离约是一万两千多英里。倘若有了苏伊士运河,两者之间的距离将缩短为不到两千英里,可以减少百分之八十的航程。如此工程,对于亚、欧、非三洲,乃至无数国家,都有极大的利益。
(历史记载,直到1854年,埃及总督赛义德才同意开凿运河。此后,费时十年开凿,死去十二万劳工,1869年运河才告成功、通航。苏伊士运河虽在埃及境内,但为英、法所操纵、管理达百余年。直至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下令收回运河主权,苏伊士运河才永远归属埃及人民所有。)
于是他将疑惑告知马里埃特,马里埃特后笑了起来,道:“周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开凿运河,工程浩大,靡费甚多,埃及一国,焉能负担得起。倘若由外国投资开凿,则主权旁落,又岂是埃及人所愿?”
周中华此时才知这马里埃特并非简单思维,其实所虑良多,主旨亦是为了埃及的国家利益,以他一个客居于此的法国人,能有这般胸襟,委实难能可贵。
马里埃特又叹了口气道:“我只盼将这个国家文化宝藏,予以发掘整理,妥善保护。尤其是埃及的文物,不让其外流散失。能将此事办好,便是莫大公德。运河开凿之事,还是留待后人吧。”
回到酒店,周中华始终有一些遗憾。难道这苏伊士运河果真要等到是几年后才能开通?妻儿都已经安睡,闲来无事,周中华便拿出那本军事地图,翻到中东地区,苏伊士运河赫然在目。周中华仔细察看,感慨不已。想到这项人类的伟大工程,居然是因为法国政府的哄骗才得以开凿,而此后百年间,英法两国控制运河,巨额财富被他们瓜分。这笔不义之财以及运河的特殊地位,在英、法两国的军事竞争中都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八国联军的战舰,也曾通过这里,远航至中国。
想到这里,周中华暗叹不已。
忽然,他想到一句老话,“不义之财,取之有道。”如果能在这运河股份制中,占一份额,那不但可以获得居利,而且可以加以控制,发挥作用。想了一会儿,他又不禁哑然失笑,自己不过是个流亡者,如何能参与决策到这样的事物中去。除非自己有一个非常好的条件,以之交换,才有可能从中分一杯羹。
自己除了所带的十万英镑,再无他物。这一点钱,与运河工程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九牛一毛都占不到。周中华合上地图,意兴阑珊。
地图?周中华似乎又想到什么,重新又打开地图。再次翻阅之后,一个奇思妙想,油然而生。周中华自语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谋焉得成!”
次日一早,周中华便对爱德华夫妇言讲,有要事须见马里埃特,请他们陪同一行。
孟斐斯的挖掘现场,马里埃特很是奇怪,这个东方人有什么要紧之事。周中华率直说道:“阁下,我有一个最新的研究发现,是关于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我已经明确找到了它的所在。”
马里埃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连忙问道:“您说的是真实吗?”周中华道:“绝无虚言!”
马里埃特跳了起来,叫道:“天哪,天哪。这是多么伟大的发现?请您快告诉我,它在哪里?”
周中华道:“阁下不必太激动。具体的地点,我将会告诉您的,但不是现在。” 马里埃特忽然怀疑起来:“您是不是想通过我的关系,把图坦卡蒙陵墓的宝藏偷运出埃及?”
周中华道:“绝无此意。我对于埃及的文物,所持有的态度是和您一致的。所有的埃及文物应当属于埃及人民。”
“那就请您赶快将地点告诉我吧!” 马里埃特恳求道,又问了一句:“您已经进去了吗?里面是什么样子?”
周中华笑道:“我只是研究发现了具体的地点。我可不敢进去。您放心,据我所知,图坦卡蒙陵墓至今未受打扰,它和两千年前一模一样。”
“太好了,您,您是,您是有什么要求吗?”马里埃特猜测道。
周中华道:“我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您答应了,我将会把图坦卡蒙陵墓的详细地点告诉给阁下。”
“很简单?”马里埃特苦笑了一下,他知道,能与图坦卡蒙陵墓相提并论,决不是什么简单的条件。
“那就是,请您说服赛义德总督,同意组建联合公司,开凿苏伊士运河。”周中华一字一句地说道:“而我,希望在其中获得百分之五的股份。”
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呆了。
马里埃特冷静地说道:“除了图坦卡蒙陵墓之外,您还有更好的理由吗?”
“有。”周中华道:“让图坦卡蒙陵墓的文物能保留在埃及,这仅是我的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是,我将会提供关于苏伊士运河的初步勘查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既能减少勘查时间,还将大幅降低投资额度,我想,大概可以减少百分之五的费用。理由之三,这样大的工程,您一定会预见到,将会有许多人要为之献出生命。我将会设计出一个新式的机械,由此,将会加快工程进度,同时减少施工人员的损失。理由之四,此时同意开凿,可以允许更多的国家和企业入股,避免运河被控制在个别国家手中,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埃及的主权。至于开凿运河所带来的便利和利润,以及历史上的荣誉,不用我说,您也知道。有这些理由,我想,您应该会同意我的建议。”
片刻思考之后,马里埃特幽幽说道:“您真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您的条件,我接受。但赛义德总督能否接受,我不能保证。”
周中华笑道:“只要您接受了我的条件,我想总督阁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数日之后,赛义德总督亲自约见周中华,马里埃特也在场作陪。最后,达成了一封书面协议:周中华在一年之内,提供图坦卡蒙陵墓的地址、运河的初步勘查报告以及新式机械的设计方案,届时,再签署正式协议。而周中华将会获得百分之五的股份,为期九十九年,期满后由埃及政府收回。
此后的数月之中,周中华率领马礼逊学校的十二名学生,以及埃及政府的相关技术人员,北起地中海的塞得港,南到红海的苏伊士城,足迹踏遍了“将来的”苏伊士运河两岸,勘查、标记。其实周中华的所谓勘查,就是将那份军用地图上苏伊士运河的经纬坐标,反过来标识到现场环境以及当时的地图之中。有象限仪、罗盘、经纬仪等工具,再按图索骥,自然事半功倍。
闲暇之余,周中华便写了几封书信,托人带回中国。这些信中只说在埃及考察,并且有了儿子,已经取名周如皋。儿子的名字,来源于周中华某日登高远眺,心旷神怡,乃以此为儿子命名。
曾国藩所受到的书信,便是周中华此时所写。待等曾国藩的回信到达周中华手中时,又已经是四个月后。
原来约定一年之期,然而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周中华便将图坦卡蒙陵墓的地址、运河的初步勘查报告以及新式机械的设计方案系数提供。其实最令周中华费时费力的,反而是这所谓的新式机械,其实就是履带式挖土机。只不过此时最先进的也只有蒸汽动力,四冲程的内燃机还未发明。周中华于是托马里埃特从欧洲购回一台最新式的蒸汽机,把从父亲那里学得的一些机械知识全盘“翻炒”,一番拼装,居然搞出了个奇型怪状的庞然大物。这个四不像的“东东”,放在现在,只怕会让机械专家惊讶无比之余,还会笑掉大牙。不过在当时来说,比起人工手提肩挑,已经是进步了许多,甚至是机械史上的一次思维革命。至于陵墓的地址则是最为轻松,到了现场,稍微绘制了个地形图便告功成,当然,是悄悄进行的。
由埃及政府许可,由英、法、美等国参与组建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很快得以成立。并且与埃及政府签订了正式协议,名称为《关于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其主要条款有:
1.租让期99年,期满后,运河全部权力归埃及所有。
2.埃及政府必须无偿提供开凿运河所成立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所需要的所有土地。
3.埃及政府必须提供必要的劳动力。
4.公司有权免税进口开凿运河所需要的机器设置。
5.“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将15%的纯利润支付给埃及,作为租借费用。
6. “东方运河公司”因技术转让及其他原因占“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5%的股份。
“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采取周中华的意见,细分股权。英、法、西、意四国共占了约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埃及占百分之四十五,其余百分之十,则由众多的企业,甚至个人拥有。至于“东方运河公司”则是周中华组建的公司,以爱德华为全权代理,处理一切事务。
这一方案中,埃及政府坚决抵制了法国的反对,允许英国等其他国家参股,从而打破了法国妄想垄断运河的用心。而英国也得到了早已垂涎三尺的运河股份,意外的收获,举国惊喜。伦敦的《泰晤士报》甚至以《运河的均衡》为题,在头版发表社论,表示将在运河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维持这一地区的均衡,尊重埃及的主权。
据预算,工程将于一年半后,也就是1852年年底,正式开工。共需资金约近四亿法郎。而参股国家和企业的增多,也极大地解决了开凿运河的资金问题。以埃及的国力,虽也感吃力,但尚可承受。这一相对较好的局面,其实都来自于周中华的设想方案。
《泰晤士报》亦发表了对“东方运河公司”及周中华的专访和介绍,认为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和良好形势,周中华实在居功至伟。报纸上甚至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工程师”冠以“运河之父”的称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