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凤婠传》第十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前年幼,也偶有同皇兄一道蹲在御书房那扇明窗的角落之下,偷听着父皇召见大臣们的时候。皇兄听得是一个津津有味,我却只得意兴阑珊。

许是从那个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我并非一个天生的帝王之才。

御书房陈码着大孟历代君王的为帝之道,方方正正的一本簿册,便是一个皇帝的一生。自登基以来,我几乎每隔几日都会到这个地方来。幽暗的屋子里只有薄纱糊的窗户透进一丝半点的光来,看门的小太监手脚麻利地跑进去掏出火折子,点燃了放在书桌上的灯笼。

我抬脚迈了进去,于是一股清幽的檀香夹杂着沉木味道便扑面而来。地上铺着厚厚的羊绒毯子,洁白如雪,一顶镀金的宣德炉搁在门栏旁,我往里头踱了几步,顿住,忽皱了眉头,“今日有谁来过吗?”

小太监垂着脑袋哈着腰身,散在肩上的几缕头发微微卷着,几步又走到我跟前,微做了个鞠,恭恭敬敬地回道:“回禀陛下,今日大司马来过,遣走了奴才,一个人在里头呆了呆,便又走了。”

景奕冉?我略微诧异,越过那小太监,走到御书房中靠墙的高柜子前停下,取下一本书,复又转身去看逆着光的小太监,和煦的光从他身后洒进来,浅浅地晕开,崔谨全恰巧捧了茶进来。

大孟的御书房同前朝并不一样,除去帝王,位居三公九卿的诸位大臣也可随意出入。我眯了眼,朝那小太监沉声问道:“大司马遣走了你,一个人在御书房里呆了呆?”

闻言,小太监几乎毫不迟疑地应了一声:“是。”

我于是垂下头,翻了翻手中的札记,这是一本记载前朝琐事的簿册,崔谨全小心翼翼地将盛茶的白瓷杯放在书桌上,橙色的烛光与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光交织在一起。

“退下吧。”我蓦地合上手中的那本簿册,小太监便弓腰往后退去,崔谨全也弓了腰做后退状,我却又忽地开口问道:“等等,你叫什么名字?”

话音刚来,小太监的动作明显迟疑了一下,我似是瞧见他偷偷地抬眼看了一下崔谨全,方小声道:“奴才崔钰。”我点了点头,挥手打发了他们出去。

御书房内一下子更加安静起来,书桌上还整整齐齐地放着几本谏官的折子,即使不用翻看,我也晓得那里头一定是写满了之乎者也,劝着我早日广纳后宫一事。

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兴致,我略微烦躁地将手中的簿册往桌上扔去,扎线的书背落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于是外头守着的崔谨全立马高声叫道:“陛下。”

我无奈,却仍是道:“朕没事。”

有缕缕白烟妖娆地从宣德炉顶端缭绕而出,宛若一幅水墨画,叫人看不真切。我沉了气,在书桌前坐了下来,开始翻看着桌上的折子。

许是这些日子忙于奔波黄河水患之事,谏官们的折子鲜少过问,竟是都快要忘了科举将至,我略微翻了翻桌上的折子,玄色的绸面光滑,摩在指尖,微微有些凉意渗进,昏暗的烛光洒下,照在端正的字上。

突然,一块玉佩顺着奏折滑落,掉在铺着地毯上,发出轻响,我于是放下奏折弯腰去拾,玉质细腻,是上好的羊脂玉,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尾羽轻舒,我仿佛都能瞧见它浴火重生的模样。

我眯了眼,仔细端详着这块玉佩,隐隐觉得有些熟悉,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直到外头的崔谨全蓦地高叫了一声,“陛下,”我方才回神,应了一声,将玉佩收好在贴身的锦囊里,又重新端坐在书桌前,继续翻阅着折子。

崔谨全听我应了一声,只在外头继续道:“方才素滟姑娘吩咐御膳房给陛下做了莲子羹,是要奴才现下给陛下送来吗?”我没有拒绝,于是崔谨全小心翼翼地推开门走了进来,端着那碗莲子羹,弓着身子,快步走上前放到桌子上,然后立在一旁,没有离开。

我抬眼看了看他,手上依旧翻阅着折子,问他道:“还有什么事吗?”

御书房外头蓦地传来一阵欢快的鸟叫声,崔谨全仍是低垂着头,用他一贯平静地没有一丝起伏的声音回道:“素滟姑娘去寻小王爷了。”闻言,我“嗯”了一声,闳儿那般跑出去,我着实有些担心他,虽然晓得作为皇兄唯一嫡子,大孟唯一继任者,崔谨全是万万不敢让他出什么事的。

于是我只问道:“她去了多长时辰了?”崔谨全微微沉吟道:“已有小半柱香了。”我忽然长长呼了一口气,合上了手中的折子,然后站起身,“你也派些人去寻下闳儿罢,朕有些乏了。”说罢,我抬脚便走了出去。

素滟回来的时候,晚膳方才撤下,我盘腿坐在矮机前写着字,她轻手轻脚地走到我面前,跪坐了下来。我瞧见她身上的衣服已然不是白日的那件,只沉声问她:“怎么了?”素滟的面庞略有些苍白,虽说宫中将近一年的岁月早已教会了她什么叫做处变不惊,可是听见我的询问声,她仍是红了眼眶,却紧咬着唇一言不发。

我自是晓得这个随身伺候我数年的婢女是什么脾气,继续温声问道:“说罢,这里又没旁的人。”

于是素滟低垂了头,开始小声啜泣了起来,“奴婢,奴婢听见伺候小王爷的人说,说陛下是扫帚星,还,还说先帝爷将陛下从民间寻回,克死了自己和先后娘娘,奴婢不服气,便同他们争论起来,脚下一滑就掉进了池塘里头。”说罢,素滟已是再也控制不住,伏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登基为帝几个月来,我从未在意过宫中的风言风语,实在是心中清楚,我不过是受皇兄所托,方才守在这个帝位之上。我见素滟哭得实在伤心,忍不住伸手抚了抚她的鬓发,冰冷的珠翠硌着我的手心,我轻声道:“素滟,你还记得公主府的日子吗?”

我自十三岁同驸马喜结连理以后,便从宫中搬入了公主府,素滟作为从小随侍在我身侧的婢女,自然也是跟随着我去了公主府,和我一道在那里生活了三年。闻言,素滟哽咽着回我,“奴婢自是记得。”

“素滟,你告诉朕,现在的公主府还在吗?”我继续问她,素滟停住了哭泣,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我,脸上精致的妆容早已被泪水晕开,半响她又垂下头去,继续放声大哭地回答我道:“陛下,公主府没了。”

是啊,公主府没了,曾经那个地位尊贵的朝荣帝姬也随着公主府一道消失在那场大火里,带着她短暂的十六年的荣耀,远远地离去了。我站起身去扶素滟,她哭得浑身乏力,倚靠在我身上,我笑了笑,“素滟,现在我是大孟帝君,是李宿安,是先帝爷从民间寻回的皇弟。”所以,我注定了此一生要在风口浪尖行走着,直至十年后。

殿内的灯烛又暗了一些,我闭着眼,轻轻抱着倚靠在我身上的素滟,听见外头远远地响起打更的声音,听见素滟依旧断断续续的抽泣声,我拍了拍她瘦弱的脊背,哼着记忆里母后曾在无数深夜里为了哄我入睡时哼的曲子。渐渐地,夜深了,殿内的灯烛啪啦一声熄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